想多活幾年,先減你的腰圍

想知道你是不是心臟病、糖尿病的高危險群,磅體重、算BMI都已過時,拿起皮尺,量量腰圍就有答案。

最近一項調查,讓名模林志玲再度躍上報紙頭條新聞。焦點在於她纖細的腰圍。

中華民國肥胖醫學會近期調查指出,台灣有18%女性和林志玲一樣,腰臀比例(腰圍除以臀圍)小於0.8,
是一種較健康的沙漏型身材;另有41%女性屬於三圍數值相近的「矩型(長方形)」;
0.8%女性是肚腹較大的「蘋果型」身材。

肥胖醫學會醫師們特別警告,腰圍超過80公分、身材像蘋果的女性
將來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將比其他種身材女性高,也提醒矩型身材要小心維持腰部線條,
避免成為胖腰的蘋果型。

要命的腹部脂肪

不管是女人的蘋果身材,還是男人的鮪魚肚,腰圍,已經成為醫界近年來最關注的健康新指標。因為,
愈來愈多證據顯示,腰圍能反應一個人腹部、也就是腹內深層脂肪的多寡,
進而得知這個人罹患全球新興流行病──新陳代謝症候群的機率。

三軍總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祝年豐表示,現今考量肥胖問題時,身體脂肪分佈、
也就是體脂肪的重要性愈來愈受重視。研究證實,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,會影響身體代謝,
導致三酸甘油酯濃度、血糖升高,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。

醫界也一直在尋找能代表體脂肪的指標。早先用體重表示,但體重相同、身高不同的兩個人,
體脂肪量就不一樣;爾後用腰臀比當指標,
但瘦子(細腰瘦臀)和胖子(粗腰肥臀)算出來的腰臀比可能一模一樣也不準。

最近幾年,身體質量指數BMI(Body Mass Index,體重﹝公斤﹞/身高×身高﹝公尺﹞)
成為典型的肥胖測量指標,當BMI超過24「過重」,或超過27「肥胖」,都不利健康。

但是,醫界很快發現,BMI反映的可能是體脂肪,也可能是肌肉組織。換句話說,相同BMI的人,
一個也許全身肌肉扎實,另一個卻是身上掛了太多鬆軟的肥油,還是沒能解答體脂肪有多少。

而在今年美國心臟病醫學年會發表的一份研究發現,用腰圍做為心臟病發作的預測因子,比體重、BMI好。
這項研究蒐集全球63個國家、超過17萬名病患的腰圍、身高、體重,評估這些指標與身體健康關係發現,
若以美國男性腰圍102公分、女性88公分為準,超過標準的男性罹患心臟病風險會增加24%,
女性會高出21%。

可是,若以BMI30做為標準,超過標準的肥胖男性罹患心血管風險只增高13%,女性只升高20%,
遠比用腰圍做標準時上升的幅度小,顯示腰圍比BMI更敏感、更具指標意義。

「真正造成疾病的是內臟囤積過多脂肪,因此腰圍成為測量內腹肥胖重要指標,」祝年豐說,
國際醫界已將腹部肥胖、和血壓高、飯前血糖高、三酸甘油酯高、高密度膽固醇偏低等,
並列為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,只要上述5項有3項或超過3項異常,即屬代謝症候群,
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危險性和死亡率。

由於東西方人體型差異,各國所定腰圍標準不同,台灣男性以90公分(36腰)、女性80公分(30腰)為標準。
男性腰圍每增加1公分,得到代謝症候群機率上升14%;女生腰圍每增加1公分,
得到代謝症候群機率即增加5%。

要避免代謝症候群上身,破除「腰帶愈長、壽命愈短」的詛咒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注意自己的腰圍。

長期開設減重門診的三總醫師祝年豐呼籲民眾經常量腰圍,別放縱自己腰圍愈變愈粗,
當皮帶扣環一格一格往後退、裙子愈來愈緊時,就得小心。

而想瘦成小蠻腰,或消去鮪魚肚,搖呼拉圈、做仰臥起坐,雖可鍛鍊腰部肌肉,但對消除腹部脂肪效果有限,
腹部抽脂手術目的是修飾腹部曲線,若體重不減,肥油很快又會長回來。每週5天,每天30分鐘的有氧運動,
加上飲食控制的「減重」,也就是減去全身脂肪,才是根本之道,「很多人只瘦了3、5公斤,就發現腰變細、
褲子又穿得下了,」祝年豐說。

醫生們也應重視腰圍與健康的關係。
加拿大魁北克拉佛(Laval)大學博士戴斯普里斯(Jean-Pierre Despres)在《時代》雜誌上大聲呼籲,
腰圍是粗是細,和病人未來罹患糖尿病、心臟病的風險密切相關,
「每個醫生都應把腰圍當成一種生命徵象(vital signs),列入必做的身體檢查。」

標準肥胖檢測法致使亞洲人遭誤診

(法新社雪梨七日電) 專家說,相較於其他種族,亞洲人罹患肥胖相關疾病的狀況更嚴重,
因為醫生利用一體適用的診斷方法,無法適用於亞洲人。

專家說,界定肥胖的標準方法是使用身體質量指數(BMI),這是利用體重除以身高的測量方法,
但是東亞與南亞地區民眾罹患體重相關疾病的分界點,比白種人還低。

世界衛生組織的指標顯示,BMI值二十五為健康,超過二十五為體重過重,超過三十為肥胖。

台灣學者潘文涵女士在雪梨第十屆國際肥胖會議上說,這種測量肥胖的標準遺漏多數亞洲民眾。

潘文涵說,中國人、日本人、韓國人與印度人,在較低的門檻就出現新陳代謝方面的疾病,如高血壓與糖尿病。

潘文涵說:「你不用等到BMI值超過二十五,甚至在二十三或二十四就有許多人罹患那些疾病。」

研究人員一直想找出新的通用檢測法,適用於所有種族。他們歸結指出,胸臀比是最佳檢測法,
但實用性不如目前的體重與身高比例。

潘文涵說,製衣業用來進行測量的技術實用性大有可為,但尚需進一步研究。

然而潘文涵說,學界正在發展一種共識,支持針對種族團體擬定特別標準。

她說:「種族是一個比區域更重要的因素,不論住在哪裡,種族團體有他們自己的飲食習慣。」

夫妻外食族 易有心血管疾病

結了婚不僅身材容易發福,你的honey可能也有「甜心危機」!根據一家健診中心的統計,
55%的已婚者自己或另一半有糖尿病、血糖代謝問題,或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。
這份統計資料蒐集哈佛健診中心10756位接受健康檢查的已婚男女,發現有糖尿病、
血糖代謝功能異常的已婚男女,佔了全體受檢者的9.9%;有心血管方面疾病及危險因子的已婚男女,
則佔了全體受檢者的51.9%。

家醫科醫師李鴻科表示,這些受檢者不少有體重過重的困擾,心血管疾病也悄悄報到,而且心血管疾病,
尤其是高血壓,和糖尿病間有明顯關連。

根據統計,糖尿病中近四成有高血壓,反過來看,高血壓病患中罹患糖尿病的機會也是一般人的二倍。

李鴻科也指出,推測夫妻有「甜心危機」可能是來自外食機會高,不少夫妻沒時間下廚,餐餐都是老外一族,
不僅較為油膩、高鹽高糖高脂肪、菜色也多為油炸,一個便當熱量就高達七、八百大卡,長期吃下來,
漸漸造成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。

因此李鴻科建議,除了改變飲食習慣,外食菜色以蒸、煮、烤代替煎炸,多吃雞、魚等膽固醇較少的白肉,
取代牛、豬等紅肉。而且下了班小倆口不要窩在沙發上看電視,偶爾可以一起去運動,維持理想體重。

自然減重能讓男性重振雄風

(法新社雪梨六日電) 澳洲研究人員今天引述最新研究結果表示,不靠藥物減重的男性,
會發現他們的性行為表現也獲得改善。

澳洲阿德萊德大學威特教授簡要敘述研究內容,他說,非藥物減重與性行為及下泌尿道疾病的快速改善,
證實存有直接關聯。

威特在第十屆國際肥胖大會上說:「我們研究發現,節食促成的減重,能讓心血管功能、
性功能與下泌尿道症狀同步獲得快速改善,藥物促成的減重則否。」

威特說,這項由皇家阿德萊德醫院與阿德萊德大學進行的研究顯示,
在醫療人員監督下利用「極低熱量飲食」法減重,可扭轉男性勃起功能不全與低性慾等症狀,
其間存有直接關連性。

威特解釋說,在臨床上,極低熱量飲食減重法常用於病患體重已對健康造成立即危害,或是必須迅速減重時,
例如在動手術之前。

他說:「研究對象並未服用任何藥物,而目前有成千上萬體重過重或肥胖的澳洲人得靠藥物減重,
因而讓衛生體系與個人付出龐大代價。」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anlly 的頭像
    fanlly

    fanlly

    fan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